给中国互联网公司打工,埃及年轻人 4 年攒一套房
帮中国人管直播公会,埃及年轻人的逆袭爽文。
(资料图)
文 | 园长
编 | 石灿
北京时间已是深夜 11 点,埃及首都开罗的一间办公室里,用户来电此起彼伏,客服员工和来电用户聊得火热;运营同事围在一起讨论工作,气氛热烈,空气也跟着发出嗡嗡的震动声。
埃及和中国有五个小时的时差,当地时间还是下午。这样的场面,每天都会出现在这个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开罗的办公室里。从中国总部来到埃及的员工,第一次见到他们总会觉得 " 有点吵 "。
他们负责运营的是语音社交平台 YoHo 和开放社交平台 MICO。出海中东北非的中国互联网公司,通常选择在开罗等地组建本地化运营团队,负责客服、直播公会运营等工作,招募中东员工加入。
当我们把目光放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时,经常关注的是产品、内容和商业,很少关注支撑起这些产品的具体的人。他们在做什么,他们来自哪里,他们的工作生活节奏,国内互联网打工人有什么不一样,他们是怎么看待中国公司的?
赤子城旗下产品举办中东年度盛典这些问题的答案,常常因为距离而面目模糊。但是正是这些远在几个时区之外的年轻人,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,帮助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出海业务和当地环境融为一体。
读懂他们,也在帮助我们读懂、理解,那些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互联网产品,是怎么悄悄做到行业领先的。
下午和深夜,是埃及团队最忙的时候。由于产品的强社交属性,用户使用时间集中在下午和晚上。为了配合用户的时间,团队的上班时间也改成了下午 1 点到 2 点,工作八小时,到深夜 11 点左右收工。有时赶上关键时期,甚至会忙到凌晨甚至通宵。
" 埃及员工给人最大的印象是 Work Hard,Play Hard。"一位中方工作人员告诉刺猬公社(ID:ciweigongshe),因为当地员工的收入和银行白领水平相当,每个人都展现出了十足的干劲,工作认真到有些 " 打鸡血 "。
赤子城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了本地化运营团队,人员主要有三类:一是熟悉中国互联网玩法、对当地比较了解的中国运营专家;二是当地华裔,能够成为沟通中外的桥梁,三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员工。
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通常是在 2015 年,最初以产品为舟,乘风破浪,再到技术、商业模式和文化模式输出,逐步迭代。这一过程中,本土化 + 国际化的两种思维模式碰撞出了许多新物种,哪怕是在竞争格外激烈的社交领域,还能找到新鲜事物。
在埃及,这些本地员工主要负责公会和客服两块业务。每天,他们的日常就是对接来自公会和各种内容创作者大大小小的诉求,扩展本地的直播行业公会资源,或者服务 VIP 大客户,因此" 必须时刻手机不离身 ",随时保持沟通。
和很多人对中东人 " 散漫 " 的印象不同,很多员工非常努力,团队很有 " 元气 ",不少人都是 95 后,大多数员工年龄在 22 岁到 27 岁之间。有时凌晨 3 点遇到紧急工作需要处理时,他们会及时回复工作消息解决问题。
" 有 10%-15% 的本地员工属于‘顶梁柱’类型,甚至会带领中方员工工作 ",赤子城驻埃及的一位中方员工说,曾经有一位产品负责人暂时从埃及回到中国,但正逢业务攻坚阶段,几位埃及的运营员工为了方便去公司及时处理各项工作,自费租了一个在公司附近的房子,也没有申请房租," 他们有很强的目标感 "。
有时,一些心情不好的用户,甚至会和平台诉说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糟心事,这些本地员工通常会更加感同身受,他们会出面开导用户,帮他们解决个人或者家庭关系等问题。
赤子城旗下产品在当地做公益为了更好地落实本地化运营,公司一直让 " 前方听得到炮火的人做决策 ",许多工作必须交给本地员工去做。比如,为了增进产品内语音聊天房的氛围,产品为用户提供了 " 如何增强自己语音聊天室活跃度 " 等相关培训。为了更有针对性,培训课程的设计交给了当地员工,他们更懂当地人喜欢什么、爱聊什么。
这也让很多本地员工有了突破职场天花板的机会。有位埃及员工本是性格内向的 "i 人 ",但随着公司的成长,也能担任独当一面的组长。
一般来说,赤子城在埃及招聘的本地员工都是本科以上学历。但由于埃及的大学教育水平良莠不齐,所以相比教育背景,公司在招聘时更注重候选人的家庭背景、价值观、是否勤奋上进等多个因素。
比如设计等岗位,需要候选人的家庭情况稍好些,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、教育环境,这样的候选人审美水平可能会更好;有些需要更多付出、更多努力的岗位,更喜欢家庭条件普通或者有养家需求的候选人,他们对改变命运更加渴望、工作冲劲更足。
埃及街景在埃及,还没有 " 互联网公司 " 的概念,但已经有了互联网公司、跨国企业等大公司相对集中的科技园区。在赤子城开罗办公室附近,IBM、Amazon 等公司也设立了办公场地。
开罗虽是首都城市,但道路环境、交通环境依然很差,为了方便员工上下班,,赤子城在公司附近为员工提供宿舍,还有一个员工食堂供应午饭。下午到公司上班之前,可以先在食堂吃午饭。除此之外,办公室里还专门为本地员工建立了祷告房间。
相比国内的工作节奏,整个中东的节奏都要慢很多。为了让当地员工更好地融入,来自中国的管理团队非常重视对员工的激励——员工迅速回复工作消息、不迟到,都会得到表扬。而当地员工也非常享受这种尊重感,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对激励进行正向反馈。
一些国内的职场沟通工具,也被复制到了埃及。赤子城使用飞书办公,在埃及也是如此,当地员工也在用海外版飞书回消息、写文档、做表格,甚至也要在飞书上规划自己的 OKR。和国内用飞书唯一的不同是,这里的工作语言是英语。
能够去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工作,在当地员工看来是一个相当值得自豪的选择—— " 外企 " 滤镜,同样存在于埃及。在行业地位上看,中东地区社交娱乐 App 中排名前列的,几乎有一半来自中国;待遇上看,赤子城等中国互联网公司,为当地员工提供比较完善的薪酬机制,除了基础工资,还有各类补贴、月度绩效、奖金等,以及促进个人成长的培训体系,不少本地员工已经在公司服务了四五年。
有位埃及员工在来到赤子城后,坦言自己的工作目标是攒钱读 MBA。但团队在知道此事之后,仍然对他非常支持。" 即便他攒够钱之后就会离开公司,但主要他在公司期间发挥好个人价值就足够了。"
在一些埃及员工的眼里,中方的领导有时候像妈妈,从工作到生活的各个方面,能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。在沟通中,本地员工相比之下更加敏感,不太像中国员工可以理解到 " 对事不对人 " 的沟通出发点,会在受到责备、质疑时感觉到被人针对。因此,中方的领导会更注意疏导他们的情绪。
由于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,埃及人的思维比较发散,因此一些当地员工在开会聊天时常常会 " 跑偏 ",最后脱离会议主题。对此,中国同事在沟通中需要增强主导意识,把控好开会发言的进度。在推进工作中也是如此,一些 " 佛系 " 的本地员工,需要中国同事的更多提醒、监督。
即便如此,制定公司的相关政策时,本地员工也被给予充分信任,给他们参与感。比如入职多久可能拿结婚津贴、休假时间多少等等,这些都需要熟悉中东文化的本地人提出建议,中国公司才好 " 入乡随俗 "。
在埃及,年轻人的焦虑普遍来得更早,特别是男性有娶妻成家的社会压力。不同于国内的 "35 岁焦虑 ",很多埃及年轻人 25 岁时就开始焦虑了。
埃及街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到来,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新的互动娱乐方式,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,更为当地带来了数字经济行业的工作机会,为无数年轻人提供了增加收入、增长见识的人生新机遇。
中国公司常常 " 不拘一格 " 地使用人才。比如赤子城科技在和一位直播公会管理员 Mohamed 对接过程中发现,他的思维能力、表达能力、组织能力、协调能力等各方面都很优秀,且工作积极主动,于是把他招进公司,负责公司的公会运营管理。
Mohamed 入职时大学还没毕业,英文也不是很流利。一直用飞书以及谷歌的翻译功能和中方同事沟通交流。但他本人非常上进、努力,即便居家办公,每天基本都会主动工作到夜里 3-4 点。他觉得趁着年轻就该努力拼搏奋斗,付出总会有回报。
凭借不懈的努力,Mohamed 不仅获得了更好的个人成长,收入也比当地人的平均薪资高出 2-4 倍。还有一位已经加入赤子城科技 4 年时间的年轻员工,同样因为工作足够努力,得到了两次晋升机会,如今已经在当地买了房子。
对埃及人来说,在跨国互联网公司上班,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。当地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比较 " 务实 ",更倾向于薪酬高的公司和岗位。最近面试赤子城的候选人,有不少都是从当地电信公司过来的。为了更好的收入和更多个人成长,他们宁可不要在知名度更高、规模更大的电信公司上班。
这种浪潮,在二三十年前的国内也似曾相识。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地走出去,成为当地的外企,同样的场面,也会在当地再来一次。而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企业,带来的不只是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新玩法,更是会改变一个个具体的人,让他们有更多机会,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,创造此前难以触及的财富和机遇。
关键词:
资讯